|
在喧嚣的城市里待久了,总想寻个安静悠然的地方,好好休整一番。恰因休婚假,抽出时间,定好机票,踏上去云南的征程。
大理给人的感觉好似纯净的姑娘,西倚苍山、东傍洱海,舒展地依偎在苍洱的环抱中,干净、矜持、恬静。据说大理最富盛名的景致叫做“风花雪月”。正所谓“下关风”、“上关花”、“苍山雪”、“洱海月”,经历过千百年盛衰历史,大理人在提到“风花雪月”的典故时,依然有掩饰不住的自豪,那份荣耀,不多不少,刚刚好。
历代文人墨客曾不吝笔墨盛赞苍洱,有诗为证。唐《题洱海临水亭》中“回合峰隐云,联绵渚萦岛”。明代杨慎,游遍名山大川,见多识广,然而一见苍山洱海,也“一望点苍,不觉神爽飞越……山则苍龙垒翠,海则半月拖蓝,城郭奠山海间,楼阁出烟云之上,香风满道,香气袭人,于时如醉如醒,如梦而觉,如久卧而起作,然后知吾向者之未尝见山水,而见自金始”。
登苍山。乘感通索道上去,缓缓的,缆车在山与云之间劈开一条天路,穿越松林栎林,两旁的冷杉杂木苍翠欲滴,层层叠叠,成片成簇,愈往上愈体会到层次分明的高山景观和变幻万千的苍山云景。俯瞰远处,可以饱览苍洱大理的壮丽景色。虽有些晕眩,但还是禁不住涌出敬慕、惊叹之意。从缆车上下来,沿着玉带云游路步行12.5公里,沿途风光美不胜收。穿梭在十九峰之间,奇峰异石,林泉飞瀑,尽收眼底。走到苍山大峡谷,立时神驰,两座山峰之间硬生生地挤出一条大峡谷,不能不叹其险、奇,峡谷两岸,高山耸峙,怪石嶙峋。长流不息的溪水,从海拔高的地方奔泻而下,与七龙女池、清壁溪一同汇入洱海,水漾清冽,绵延不绝,掬一捧清冽的山泉水,一片清凉沁人心,让我登时顿觉清爽。巍峨的山峰做布景,曲折蜿蜒的石板路绵延其中,好似一卷泼墨山水画。抬起头来,苍山诸峰笼罩着大朵大朵的云,云聚云散,半山腰也跟着忽晴忽阴,一会儿疾风细雨,一会儿艳阳高照,我们漫步在曲折蜿蜒的石板路上,从这座峰地劲头掠过,向对面那座峰走去,峰回路转之间,倏地,冒出一片姹紫嫣红的花,让心情也跟着倏地惊喜起来。
游洱海。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,乘坐着“苍山号”游轮,驶在这个风光秀丽的高原湖泊上,欣赏一下白族姑娘“金花”和小伙“阿鹏”热情的民俗风情歌舞吧,一曲《弦子弹到你门前》,你来我往间,相互倾慕而欲言又止,在欢快的歌舞中,让人好生欢喜。再来品尝一下白族姑娘敬上的“三道茶”,“一苦、二甜、三回味”,品位白族人民最简单质朴的人生哲理。登小普陀岛和南绍风情岛,极目远眺,苍山洱海尽收眼底。看苍郁垒垒,金波粼粼,渔舟扬帆。洱海就像个楚楚动人的女人一样,有欲说还羞的万种娇媚。
不知不觉间天光开始变暗了,望着回客栈路上一路随车远去的梯田,我不禁感叹,苍山洱海,如此一方钟灵毓秀的山水圣地,有流连忘返之意实乃情理之中。识得苍山的巍峨与幽深,体会洱海的秀美与温婉,实在让人乐不思归,难怪明朝大将李宓平大理行到此处时,曾萌生卸甲归田、就此退隐山林之意呢。
|